AI審議諮詢顧問結合生成式AI讓公民參與的新手在面對提案時門檻不會過高,又不會只是由工具產生了計畫卻不知「為什麼」。當然工具仍受到模型與資源的限制,有所不足,建議新手初步構思使用。
新手最困難的在於從關注的議題中找到可施力的切入點並開始行動,如何「從零開始」是重要但較少被著墨之處。結合各式經驗,我發展出公民參與設計的框架,並具不同情境將其簡化成數個範本工具。本範本工具適用單次、一日內的工作坊或活動,以培力即體驗為主要目標。
參考敏捷軟體開發宣言與十二項原則的格式與精神,寫了一個自己版本的公共參與宣言與原則
國家希望工程-投資未來世代青年論壇3-2小組成果。無法記自己的逐字稿,所以是約略的發言稿。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的青年好政Let's Talk系列是每年辦理的審議民主論壇活動,幾年前從政府主導更改為由青年組隊提案的形式,但並非所有團隊都有審議民主相關背景,因此由青年署媒合審議業師,協助團隊最佳化審議流程與操作。這是筆者記錄身為業師過程的雜記,簡要說明從與團隊合作前的籌備到活動後業師能做些什麼。
我作為青年好政Let's Talk活動第二階段的分組主持人之一以及第一階段團隊的審議業師,在過程中也有些觀察跟反思——不具系統性,嚴格來說不是典型的「觀察」,因此題目仍定調為「雜記」,盼能藉由記錄下所見與所感,提供未來其他想要採用線上審議的夥伴參考。請注意,二階主持每組的操作方式可以不同,我記錄的只是我自己操作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