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論文與隨機對照試驗(RCT)有關,或者時常閱讀相關論文,對於CONSORT應該不陌生。近日,逾十年未更新的CONSORT迎來自2010版以來的重大更新,之後也將發布 SPIRIT 2025(上次更新為 2013 年),對所有進行試驗設計與報告的研究者來說,這是值得深入閱讀與理解的重要更新,但我在此先快速說明幾項重點觀後感。
我們知道在2010 年版本中已強調流程、註冊等要求,那麼時至2025年,還需要有什麼重大改變呢? 2025 年的修訂可說是全面擁抱「開放科學」(Open Science)的核心價值。
那麼什麼是「開放科學」呢?
開放科學是一種包容性的概念,結合了各種行動與實踐,讓多語言的科學知識對所有人公開、可訪問與可重複使用,促進科學合作與資訊共享,以造福科學與社會,並使科學知識的創造、評估與傳播過程向傳統科學社群以外的行動者開放。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關鍵更新
本次修訂將檢核清單從 25 項擴增為 30 項,新增如:資料共享、病人以及公眾參與(involvment)、不良事件與介入細節說明等項目。在提升報告完整性之餘,更象徵著從「可透明」邁向「預設透明」的文化轉變。
呼應 AI 的發展趨勢
面對人工智慧在臨床試驗中的日益普及——無論是作為介入本身,還是協助決策的工具——CONSORT 2025 也展現出前瞻性呼應。越來越多學術期刊已制定生成式 AI 使用的準則,而此次修訂鼓勵對涉及 AI 模型、演算法調適與機器學習型決策支援系統的 RCT,進行更清晰、可重現與負倫理責任的報告。這正是「開放科學」精神的延伸:不僅要開放,更要可解釋、可驗證、負責任。
文化轉變
CONSORT 2025 的更新,其實是對學術社群共同價值的重新定義,其目標並非單純提升報告技術規格,而是建構一個以開放、可驗證為核心的研究環境,讓科學知識能更公開及加值,讓傳統科學社群的研究者也成為開放社群的實踐者與推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