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疾病費用排行榜及每人平均治療費用排名
談到世界上各種全民健康照護,勢必會談起英國與德國兩個國家,其中,要談起社會保險制度,自然也不能不談談德國。恰逢勞動節,就從德國談起——德國是第一個實施社會保險的國家,且其初始便是從勞工出發。這篇文章將簡要說明德國社會保險與健康保險的發展。
臺灣針對COVID-19的不同感染風險採取不同的應對措施——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與自主健康管理。搞不清楚這些的差異以及什麼情況下要採取什麼措施嗎?讓我用兩張圖告訴你!
教育部校安中心根據大學生車禍傷亡的數據呼籲各校減少新生使用機車頻率,雖有澄清並非限制騎乘機車,仍引起討論。這篇文章從事故傷害預防的角度切入,說明為何教育部所列的四項呼籲雖立意良善卻有所不足。
什麼是健康?這個問題對於每個人而言的答案可能不盡相同。在一般語境,人們對於「健康」的看法 – – 健康,即是機能正常、沒有缺陷和疾病。然而健康不只是以疾病的有無為中心,而是以人為中心,以社區/社群、技能作為串連,以政策、運動以及各個「場所」作為實踐。這其實也是公共衛生的精神,以人為核心,考量整體、考慮情境與環境再抉擇。
限塑政策引起大家討論與關注,這篇文章企圖從為什麼要限塑、什麼是環保開始談起,並提出除了環境因素外需要思索的部分。除了思索替代方案並以多元共融角度檢視,回歸到減量、重複使用以及封閉迴圈自然是關鍵,從消費者、生產端到垃圾處理機制,還有諸多需要一起留意與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