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審議諮詢顧問結合生成式AI讓公民參與的新手在面對提案時門檻不會過高,又不會只是由工具產生了計畫卻不知「為什麼」。當然工具仍受到模型與資源的限制,有所不足,建議新手初步構思使用。
新手最困難的在於從關注的議題中找到可施力的切入點並開始行動,如何「從零開始」是重要但較少被著墨之處。結合各式經驗,我發展出公民參與設計的框架,並具不同情境將其簡化成數個範本工具。本範本工具適用單次、一日內的工作坊或活動,以培力即體驗為主要目標。
參考敏捷軟體開發宣言與十二項原則的格式與精神,寫了一個自己版本的公共參與宣言與原則
生活如賦格,在多聲部的紋理間,析出的倒非飄蕩紛雜,而是隱於其中工整精細又不失靈動與情感的形式。歲末檢視如拾起那些在水流中遺落的碎片,在零碎中發現結構,在間斷中感受連貫,走過磕絆便無懼絆跌。
說明部落格頁面及分類名稱的由來與意義。
截至10月,2024年的新書當中我個人認為最好看,可列為必讀的就是《連結》。
敏捷=超快?滾動式修正=假的?並不一定,更核心的關鍵在於我們是否能允許這樣的調整發生,在什麼情況下又需要停損。
加吉耶夫是2021蕭邦大賽我心中的冠軍,這次開心能夠聽到他的獨奏會,簡短分享心得,滿滿感動留在心中。